2009年7月19日星期日

日语学习笔记

这个暑假在 Symantec 找了一份实习工作,虽然开始时因为忘记去办 CPT,煎熬了一个星期,不过所幸最后一切都挺过来,顺利工作了。

毕竟是暑假,无论从工作负担和环境上,还是从精神压力上(主要还是后者)都比上学时要轻松。由于在放假前意外地被《ONE》和 Kevin 借给我的村上春树的《ねじまき鳥クロニクル》英译本《The Wind-Up Bird Chronicle》,引发了我对看日语原作剧本的兴趣。于是决定趁着暑假开始自学日语。虽不奢望能在 2、3 个月内就能享受想村上春树那样的大作,因为词汇量的积累纯粹是一个时间问题,但语音和语法等等都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的。学习一门新的外语其实也和学习一门编程语言一样有规律可循,但毕竟之前已经有了学习英语和德语的经验(这也是我认为那些“通晓四国、七国语言”的人其实也并不多么牛逼的原因,更何况同语族语言可参照的语素非常之多)。英语用了大概 10 年,达到可以出国留学的水平,日语只需要能阅读即可,不知道在我需要多久呢。

之前在维基百科上对语言相关的条目进行过一番搜索和阅读。汉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仅存的仍然大量使用的表意文字,即以语言单元(汉字)本身作为表达含义的最小单元。其他所有语言都是表音文字,即语言单元(字母、假名等)仅仅作为表示读音的元素,本身一般不表达含义。汉语注音在古代使用直音、反切等方法,1913 年时北洋政府发明了注音符号,而现在大陆则使用拉丁字母的拼音。中西方在文字这个作为一个民族文化最基本根基上的差异,似乎也再一次印证了中西方人思维习惯上的不同。西方人更为直接,因为任何民族都是先有口头交流的语言再有文字,他们所做的只是把语言元素符号化并记录下来了。中国人更为注重意象,希望把整个自然界的每个事物符号化并记录下来。导致的结果显而易见,西方语言只需要等同于能够发音的元素的数量的语言符号就能组合出所有词汇,而汉语需要等同于世界存在的所有基本事物的数量的语言符号。但由于人类语言的本身的易变性,使得西方甚至同一语言的同一词语在不同时代可能表示不同的意思,而汉语文字的意思则十分固定。如维基百科上汉语条目所说,“汉字因为是非表音文字,而且一直是用文言文而不用方言来写文章,中国人的子孙到现在都可以明白两千年前孔子所写的文章。这是中国语言和文言文优胜的地方。”

而日语的文字由表音的假名和表意的汉字构成,不能不说是历史原因。日语中汉字的存在也并不能使日语成为汉语的同族语言。我目前所了解的差异有,日语是主宾谓结构,汉语是主谓宾结构;日语是黏着语,汉语没有黏着语特征;两种语言在词源上鲜有共通处。

这里是维舟关于文字的一片博文,推荐阅读:理解汉字,理解中国



学习一门语言,首先当然是学习语言单元(日语是假名)。日语和德语一样,同一个语言单元的读音在任何单词里都是固定的读音。虽然个别单元在不同上下文中会出现特殊读音,但相比起英语来说,规律抢了不知多少(一个很有名的例子是,在英语里,字母 o 竟然可以发 i 的音,women)。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语言入门的门槛。

日语假名的发音和汉语、英语、德语比实在是简单,简单到除元音和拨音外其它所有假名一律是两音节辅音+元音的结构。因此也很自然的能想到用一张表(五十音图)来记录读音,行表示九个辅音(相当于汉语的声母),列表示五个元音(相当于汉语的韵母),对应表格即为对应假名。可以说,假名的发音对于熟悉汉语和英语的人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新东西。那么困难就在于假名的写法了。

日语一共有 92 个不同假名,是拉丁字母 52 个的近两倍。其实在放假前,每天晚上在公车站等车的时候就把五十音图拿出来一行一行记。大概花了三个星期基本能熟记了(其实片假名还是常常忘掉)。同英语一样,一部分假名字文章中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另一些(比如耳熟能详的 の 字),使得各个假名的记忆难度也不尽相同。这部分应该只是单纯的记忆即可。

浊音、半浊音、长音、促音、拗音及假名的变音等等都是在基本假名基础上产生的一些变化。熟悉了假名后,这些知识点都很容易掌握。我大概花了两个星期学习这部分。之后就是暑假进入语法和词汇的部分了。



首先当然还是从“甲是乙”这种基本句型开始的。日语作为黏着语的特点马上显现出来了。引用维基百科的条目:“黏着语为综合语的一种,具有词形变化的一种语言类型。通过在名词、动词等的词尾粘贴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在日语中,并不直接说“甲乙是”(日语是主宾谓结构),而是“甲は乙是”。这里“は”就作为一个符号来指示“甲”是话题的主语。如果将“は”换成“も”,则表示“甲也是乙”。这不同于汉语或英语中增加“也”的表示方法。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