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5日星期四

2008 年圣诞前夜

今天是 2008 年 12 月 24 日。晚上七点,给朋友和同事发完了祝福的邮件后,打算到市区逛一逛。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只是想看看圣诞节的美国城市是什么样的,说不定还能看看圣诞节的教堂有何不同。2007 年依稀记得是待在家里的。外面下着雨,不大,但足够在 15 分钟内打湿整个身体。Santa Cruz 是美国少有的地中海气候,冬季下雨,夏季干旱。随便穿上一件小得可怜的雨衣,骑上 Carl 的那辆自行车出门了。我不能永远给自己找借口窝在屋子里。
还是走的 Miramar 的那个大斜坡,车还是没有刹车,路还是那么滑,那么陡。Mission St 虽说不是黑灯瞎火,但明显的能感觉到平时没有的宁静。开着的店铺应该都会早早的打烊吧。首先往 Vintage Faith Church 走。不出所料,教堂一片漆黑。接下来过马路,来到 516 Chestnut St,旧日的住所。一楼门口装饰得很有圣诞的气息,Apt B 的门开着,两个人在门口说着话。而 Apt D 则没有灯光。
转过路口,往 Downtown 前进。Downtown 附近有很多教堂。当我路过图书馆对面的那个 Orthodox 教堂时,发现里面有灯光,一个年老的牧师庄严的在念着经文,教徒都站立着听。没有进去,在门外看了一会儿就走了。在我看来,正教比基督教更加严肃,我不信奉任何宗教,进基督教堂都只是抱着好奇的心情,而在这个时候去打扰正教的仪式是很不尊敬的。
来到 Downtown 附近,很想找找 Carl 曾经给我介绍的那个茶店。那位老板似乎叫做 David 吧。记得很清楚是在一个十字路口的西北角,但是没有找到,一向比较自信的记忆力好像背叛了我。前两天玩了一个叫做《双重记忆》的 NDS 游戏,讲述人的记忆可以被机器操纵,篡改,复制。现在的感觉就像当时 Carl 带我来的那个记忆是被后来篡改过的。
经过 Pacific Avenue,我到 Laural & Chestnut 的那个墨西哥人开的杂货铺买辣椒。辣椒这东西在 Mission St 上的 Long's Drugs 和 Safeway 都买不到,算是风味品,大超市买不到,这里却有三种不同的品种。在 516 Chestnut St 住的时候,经常来这里买蔬菜,因为离 Mission St 太远。老板娘是一个墨西哥人,30 多岁吧,给人感觉挺精明的。结帐的时候前面好几个墨西哥人,都在跟老板娘用西班牙语说笑,让我感觉好像又从美国来到了墨西哥一般。这种身处异国他乡的感觉虽然已经很习惯了,不过仍然不好受,仍然觉得孤独,仍然要问自己,当年来美国的选择是否合适,来美国获得是不是比留在国内在同样时间内获得的东西更有价值。
接下来是最后一站,海边,Wharf。经过 West Cliff Dr 的时候想 ,到目前为止住过三个地方了,虽然相隔都不太远,但各有特色。West Cliff Dr 靠海,Chestnut St 靠 Downtown,Castillion Terrace 靠学校。今天的海潮很大,不考虑安全问题的话,应该很适合冲浪吧。我突然问自己,那些冲浪的人为什么经常来冲浪?因为冲浪很锻炼身体,还是仅仅因为他们喜欢冲浪?如果仅仅是因为喜欢,那他们不是很幼稚吗?我当然知道这个结论多么的荒谬,好几个我很尊敬的人也喜欢冲浪。虽然我们明确地被这样教育过,但我根深蒂固的认为,沉迷于自己的喜欢的事情是危险的,玩游戏如此,赌博吸毒如此,工作、学习、冲浪亦如此。而不喜欢的事往往是有益的,比如早睡早起,比如跑步,比如读论文。矛盾很明显,不是吗?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把握度。完全不做不行,做得太多也不行。不喜欢的事不用担心做得太多,却要经常提醒自己去做;喜欢的事不用担心不做,却要经常提醒自己适度。
Wharf 一如去年,主角仍然是海鸥和海狮。没有任何改变,即使今晚是圣诞前夜。理所当然,因为对于海鸥和海狮,耶稣没有任何意义,即使“他是造物主之子”。一个概念,超出了它的范畴,就没有了意义,就如大海,对于人类来说是广袤无际、力大无穷的象征,是人类歌颂的永恒主题,但将它放到太阳上去,也不过是点点水滴罢了。而人类对于美丽丑陋的理解,更可能和牛羊的理解完全相反。当然,这并不是在贬低人类概念的价值。只要人类一天是人类,那些人类推崇的概念就一天值得推崇和保留。宗教对于人类或许是必要的,只要他控型的人存在着,宗教对于这些人就是无可替代的。类似的,性是人类乃至绝大多数动物繁衍的途径,是自然的存在,是个体的需要。奇怪的是所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的打击公众领域的性。或许,有节制的、私有的性是人类区别其他生物的独特标志吧。
一路冲锋回到家。写下这篇短文的原因是,希望今后的我在人生失意的时候能看到,在现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我的心情都能保持非常平静,今后一无所有的为什么又不行呢?是的,可能损失了几年、十几年的光阴,但多了几年、十几年的人生经验,扯平了。人生嘛,不就是来世上走一遭,经历属于自己的独特历程,然后回归自然吗?

2008年6月21日星期六

Mozart KV 313 Transposition

I transposed Mozart's Concerto for Flute and Orchestra (KV 313) from G major to F major so that it is easier for Oboe playing. Anyone interested can download the Oboe traverso here:



and here is the corresponding MIDI file. Use it as reference:



When print, you may want to print on both sides and leave the very first page blank (or write down your own title).

If you find any mistake or typo, please tell me here or via e-Mail. Thanks!

2008年6月15日星期日

美国和中国最大的不同

来美国也快一年了,就说说我在不同时期感受到中国和美国最大的不同吧。当然,题目有些误导之嫌,毕竟中国和美国都那么大,我也没有资格去全面地比较,就只说我作为一个来美国读博的本科毕业生,在成都、广州和Santa Cruz和感受。

刚来:1) 所有人都在说英文;2) 美国人很好客,很直接。
第一条不用解释,如果当初是郑和而不是哥伦布发现这里的话,可能现在有所不同。在公交车上所有人说的话,你能听懂一点点,但大概意思就不知道了。总的说来还是比在广州好,至少我的英语水平比我的粤语水平高。
第二条,感觉美国确实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国家,他们对外国人的友好比我想象的要多。说话直接也和传说中的一样,一般来说都没什么小心眼儿。中国的那一套拐弯抹角在这里最好不要用。

一个月后:1) 美国人的饮食习惯、结构和中国人不一样。2) 在美国,钞票很少用,信用卡居多。3) 感恩节购物狂潮。
第一条,美国人基本上不像中国人那样炒炸煎煮食物,更多的是生吃蔬菜,面包,肉片什么的。很多国内的菜这边见不着,比如冬瓜,白萝卜,鳝鱼这些。很多这边的菜国内也没见过,比如Artichoke,各式各样的蘑菇。
第二条,钱包里基本上不会放超过50美元的现金,相反,各种卡则一个都不能少。基本上所有的店铺都接受信用卡刷卡(现金也接受),方便,快捷。另一个好处是安全。即使信用卡被盗,银行也会保证你不会有任何损失。
第三条,感恩节那几天买了很多东西啊!刚来这儿本来也缺很多东西,加上打折又那么厉害。美国这儿网上购物很方便,也很便宜,没听说过像国内那种骗钱的网站。法律完善的结果吧。

两个月后:1) 和广州、成都相比,美国这儿的饭馆太少啦!2) 美国教育体系更完善,强度更高。3) 美国自然保护做的很好。
第一条,感慨了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就轮到自己受罪了。一般自己做饭,买现成食物太贵。本来能做的菜就不多,吃多了就腻了。想去下下馆子改善伙食,可没在国内那么容易。一是少,没汽车的话那距离足够让人打消念头了(去吃个饭还要坐公交车,还要坐车回来,唉……),二是口味也不合适。美国饭馆也不外乎就是沙拉,牛排什么的,墨西哥饭馆就不说了,吃过两次Taco,发誓今生再也不吃那玩意儿了,中国餐馆听说做得还没自己好吃,变化很大,算了。可能大城市会好些。
第二条,在美国,学习是很自由的,可以很努力,也可以很放松,完全看个人。做TA那段时间接触的本科生,感觉虽然刚开始也是什么也不懂,但学习能力很强,一个学期下来他们是真正自己学到了很多的。课程方面他们很强调自主独立性和实际动手能力。当然也有抄别人作业、考试作弊的学生,但这并不影响那些优秀的学生学习,毕竟那也只是少数,自己对自己负责就行了。
另外最大的感触是,这边的学习非常强调学生自己展示自己。我第一个学期的Advanced Operating Systems,基本上就是班里10个学生每个人读相同的4、50篇论文,然后自己争取在每堂课上用45分钟时间用自己的话来阐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平均下来,每个人分到4次左右演讲。这对于我这个刚来美国连英语都成问题学生来说是极大的挑战。首先每个星期要读完3、4篇15到20页的英文论文就要花很多时间,加上还有别的课,压力就很大。如果轮到自己演讲,还要理解自己的那篇论文,做出PowerPoint,又是很多时间。其次,演讲时候的口语表达也是难点。中国学生学英语的最大问题也就是口语了,因此刚来美国时能听懂别人在说什么,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意思。现在要说的还是专业性很强的东西,就更难了。另外这个课还要做Project,因此一学期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学习太累了。后来发现并不是单单这个课很累,所有的课都累,只是慢慢地逐渐适应了这种学习方式,也就好了。本科生在这方面的要求虽然没那么高,但也是有的。
第三条,眼见为实。就说几个例子,Santa Cruz这儿有一条小河,清澈见底,野鸭、海鸥很多,相比一下成都的府南河,广州的珠江,唉……;Santa Cruz很有名的是她的Wharf,一条一公里长伸到海里的木桥(有兴趣可以Google Map),Wharf下面海里海狮(Sea Lion)成群。这要在中国,为它们祈祷吧;学校里红杉树很多,俨然就一个森林里的建筑群。能让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相处地如此和谐,在中国我看很难。

四个月后:美国的税收制度很完善,可能太过完善了。
在美国报过税的人都知道。

六个月后:美国人很尊重每个个人的观点意见,崇尚自由。
这是我很欣赏美国的地方。无论你的观点他们是否同意,无论他们时候和你争论,他们都会很尊重你自己的观点,对你说"Cool!"。美国崇尚自由的特点很明显的体现出来。你可以完全按你自己的方式说话,饮食,生活,只要不要严重影响别人。因此在美国社会里,你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各种各样不同的观点,所有的观点无论对错,无论激进与否,都可以存在,这才是民主的体现。希望中国有一天也可以变成这样。

一年后:美国人办事效率也不总是很低的。
美国人办事效率低应该是很有名的了,比如去银行,DMV,一个人有时候可以办10分钟,结果最后只是取个钱,拍个照。最近一个月,我注意到三次修路的工程,效率各不相同。第一个是市的主干道(Bay St),总体用了一个星期,主要就四天施工时间,效率很不错。第二个是学校的主干道(Glenn Coolidge Dr),总体两个星期,主要一个星期施工,而且用了很多机械,卡车,长度和第一个差不多。第三个是一个小街区的干道(Tosca Ter),已经一个多星期了,刚刚才把道路挖开,完全没有进展的样子。每天都可以看到3个人,其中一个专门望风(比如拿个举着SLOW的牌子),另外两个站在路中间,好像什么都没干的样子。从施工人数来看,第一个和第二个相当,第三个要少得多,这说明并不是没有可用的人,而是优先级不同的原因。结论是,如果有必要,美国人的效率完全是可以快起来。往往可能觉得没那个必要,慢就慢些,美国人也习惯了慢慢来,所以效率就低了。

就说这么多,以后再慢慢添加。